一、从关羽斩颜良说起
我叫张辽,姓张名辽,那个辽,就是我!身为曹操的猛将,我一向不愿插手蜀汉的那些纷争,更不想卷入关羽的事儿中。可是,这次事儿偏偏和我有点关系。更糟糕的是,我竟然被冤枉了,真是无语。
事儿的源头得从关羽斩文丑那段说起。大家都知道,关羽斩杀文丑的事几乎是脍炙人口,但这其实是个误会!正史中,文丑死在乱军之中,和关羽根本没有半点关系。关羽真正斩的是颜良!这个误会源自哪里呢?当然是罗贯中,他把文丑的死硬生生归到关羽头上。这本来不应该是我的事,但牵扯到我张辽,怎么也不能不澄清。
至于陈寿,他在《三国志》里虽然对关羽斩颜良的事还算公正地记载了,但他居然完全忽略了我张辽的存在。你想,正史里明明是我张辽和关羽一起出征的,按理说,我才是主角,关羽不过是副将。可是当时我们攻打颜良大军时,关羽突然一个人独立行动了,冲进敌阵斩杀颜良。我明明是主攻手,结果把风头全让给了关羽,给他创造了机会。这就是我不甘心的地方。
展开剩余82%如果没有我在前方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关羽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到这点?没有我张辽的掩护,关羽也没法完成这壮举。说起来,我张辽也不争功,但你陈寿怎么能如此忽略我的贡献?你把我从历史中抹去,岂不让我有些难过?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再一次把这一事件误记成关羽的独自功劳,连文丑的死也给了他。关羽确实是英雄,但这事关到我张辽的风采,怎么能完全没我呢?你瞧,居然连我那一箭射中的面颊都给提了,真是冤枉至极。
二、赵云大战文丑五十合
这事我并不清楚,听说过一些。袁绍与公孙瓒大战的时候,公孙瓒以大哥的身份亲自上阵,结果就成了文丑的对手。说实话,我对这事有些疑惑。你公孙瓒究竟是吕布吗?吕布当年也喜欢单挑,没想到公孙瓒却模仿了这种作风,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要知道,吕布小时候总是“打工”性质跟着别人,但为了在董卓手下立功,他拼命表现。等吕布自己当了老大,却还是没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大哥”。反倒是像他那样不靠谱的小弟,反而挑起了不少麻烦。
是不是像公孙瓒这样,也喜欢抢别人风头,做些“单挑”来吸引注意?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挑战专业”了!真正的“大哥”应该像曹操那样,能赋予手下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而不是出风头。我张辽就是这样,从不喜欢抢别人的风头。而在逍遥津,我差点把东吴孙权给杀了,为什么?因为孙权明明有其他大将,却非要亲自出战,显得不太成熟,结果我只能教教他做人。
但说回赵云和文丑的大战,赵云的表现,真是值得称赞。赵云和文丑交战五十回合,展现了强大的实力。文丑的战力令人震撼,先是打败了公孙瓒,之后又挑战了赵云,这个过程真是不容易。可是,赵云展现出的勇气和实力,也让我不得不佩服。
如果我和关羽一样,硬刚赵云,恐怕结局就不太妙了。还好,我跟关羽是好朋友,曹操也讲情义,把我安排在对抗东吴的阵线,这才避免了与赵云、关羽、张飞这些人硬碰硬。
三、为啥关羽三合能斩文丑?
在官渡之战后,关羽斩颜良,文丑便成了袁绍阵中的核心力量。每次看到他那英勇的表现,我都觉得他确实不简单。延津之战时,文丑为袁绍拼命,结果曹操设法围攻,准备将其击败。
但文丑的战力真的很强,他先是迎战曹军,再跟徐晃交锋。直到关羽出现,才彻底改变了局势。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凭借赤兔马的速度,轻松追上了已经疲惫的文丑,一刀斩其马下,彻底了结了文丑的威胁。
这场战斗,我觉得有三个原因关羽能三合斩文丑:
其一,文丑在先前与多方战斗后,已经疲惫不堪,而关羽凭借斩颜良的余威,又没有受到太大消耗。体力的差距,最终让文丑心生畏惧。
其二,赤兔马给关羽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快速赶上文丑,直接决定了战斗的胜负。
其三,关羽的作战风格本就决绝无比,他的“干工作就拼命”的态度,使得他每次出手都能发挥出惊人的实力。这一点,很多人都无法模仿。
总的来说,关羽的这场斩杀,确实体现了他的勇气与智慧。而这场战斗的胜负,也正是三国演义中,英雄本色的集中体现!
发布于:天津市淘配网配资-买股加杠杆-配资平台哪家正规-线上炒股配资开户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