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美国国防部斥资4亿美元购入本土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的优先股,一跃成为这家掌握美国唯一在运行的稀土矿企业的最大股东。不光如此,为了尽可能刺激产业壮大,五角大楼以强制命令,以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锁定其镨、钕稀土产品的采购权,这一数字不仅比当前63美元左右的中国主导市场价高出近一倍。毫无疑问,这是美国试图打破中国对稀土供应链的掌控的一次战略性尝试。然而,非常具有美国国情的事情发生了,这个被看好的巨头还没开始振兴,就先被自己人捅了一刀。
多家矿业企业高管向《华尔街日报》控诉,政府在“选赢家定输家”,将筹码全押在MP Materials公司身上。批评者警告这种“极不寻常”的倾斜政策将,最终扰乱市场,并损害美国长期产业竞争力。
坦率地说,这场围绕稀土战略的争议,看着好像各说各有理,表面是产业政策争论,内核却是党争与利益分配的激烈缠斗。特朗普政府以国防安全为名,通过《国防生产法》框架绕过国会制约,将资源集中输送至特定企业。这种操作被博伊西州立大学的学者戴维·亚伯拉罕尖锐点破:“交易存在诸多反常之处”——五角大楼承诺十年内每年采购约7000吨磁铁,远超实际国防需求,且采购对象MP Materials公司甚至尚未建成磁铁生产工厂。
更耐人寻味的是利益输送的精准性。协议规定若市场价超过110美元门槛,国防部可获30%超额利润分成,形成“稳赚不赔”的腐败温床。消息公布后,MP Materials公司股价从30美元飙升至49美元,涨幅66%,资本狂欢与产业愿景形成刺眼反差。而一家竞争对手企业高管对《金融时报》的讽刺则揭示了政策本质:“美国想复制‘中国模式’,靠国家背书扶持产业,而且还是一种‘高成本’做法”。
这种“独宠”逻辑在华盛顿撕裂传统政治光谱。尽管获得两党表面支持,但前五角大楼官员的辩解暴露了深层次矛盾——他将业界批评轻蔑归结为“抱怨者没拿到自以为应得的好处”。当加拿大、欧盟等盟友承受着35%和30%的惩罚性关税时,美国内部资源分配的失衡,恰似特朗普“朋友比敌人更糟”政治哲学的国内投射:以安全为名的国家战略,沦为特定资本集团套利的工具。
必须指出当时,美国对中国产业政策的效仿,暴露了西方对中国的完全认知错位。中国稀土产业的成功绝非依赖简单补贴,而是构建了技术专利、全链管控、市场竞争的三维生态。澳大利亚Arafura矿业公司,就曾试图摆脱中国技术自主提纯稀土,结果成本暴增三倍,投产时间从2025年推迟至2030年;而中国江西加工厂通过工艺创新将稀土利用率提至98%,实现“少卖多赚”——出口量减少28%,利润反增40%。
非常幽默的一点,是美国面对稀土困局的自救行动,却正加速霸权瓦解。当五角大楼被迫成为“稀土股东”时,加拿大外长在吉隆坡主动与中国外长会晤,寻求供应链多元化;欧盟与印尼签署棕榈油免关税协议,墨西哥联合巴西启动拉美贸易一体化,德国企业疾呼“要守护美国之外85%的全球市场”。特朗普对盟友加征的关税,无意间促成贸易多极化的“去美国中心”联盟。
这种反噬映射在资源领域尤为清晰。为换取稀土供应,美国不得不解除对华乙烷和航空发动机禁令,中国则冷静规定“仅限民用”。而在中国海关,新装备30秒完成稀土成分分析,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法国阿尔斯通通过马来西亚中转走私稀土的企图瞬间瓦解。当美国企业通过台湾地区、泰国秘密转运低价稀土时,中国用价格杠杆与全流程监控筑起的资源长城,正将每一粒稀土的流动纳入国家战略的棋局。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芒廷帕斯矿曾在2002年、2015年两次因中国竞争而关闭,如今五角大楼的资本入场看似凶猛,却掩盖不了产业生态的脆弱根基。当中国工程师在非洲设计稀土电站、国际标准提案数首超欧美总和时,美国“高价采购—技术依赖—资本狂欢”的闭环,不过是将战略焦虑包装成产业雄心的又一次循环。稀土博弈的终极启示或许在于:真正的产业安全无法用热钱购买,它深植于创新土壤与系统思维——而这恰是仓皇效颦者最难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淘配网配资-买股加杠杆-配资平台哪家正规-线上炒股配资开户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